在許多網路社群平台中,包括一對一,多對多的聊天,已經讓網友習以為常。但是對於我們這個年紀的初用者,總是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適應。
一對一的還比較容易習慣,組成群了以後,就形成多對多,有的同一個話題,也比較容易理解。最難的是,同時有多個話題在進行中,一個發言,通常都會讓我如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」,不知道憑空冒出來的這句話,是在跟誰說話的。
於是網路社群平台就會在軟體上做更新,加上新的功能,例如「回覆」、「引用」等等,以便定向附上「樓上」人所說的部分內容。如果閱讀的時候,不清楚來龍去脈,就可以點開跳到「樓上」去理解。
現代人離不開網路和社群平台,但是現實生活中,仍然有許多事無法虛擬化,必須親自去真實世界處理。於是就利用各種碎片時間,上網路閱讀、瀏覽、玩遊戲、聊天。
在這種情況下,時間變得很寶貴,各種表情包大受歡迎,手指一點就取代了很多文字,而且表情符號的設計,也往往令人感到調皮逗趣,是文字沒有辦法表達的。
但是,作為一個網路社群的小白用戶,我發現這些表情符號的使用,背後都有隱含的意識。這是一種不自覺的集體意識,也就是把這個表情符號,作為一連串聊天對話的結束。
在我們的生活中,已經有很多類似的例子,代表著溝通方式的創新和進化。我已經想像到未來在Metaverse虛擬世界裡,每個人會有一個虛擬化身,用著我們不知道的語言、符號、方式,在網路上與朋友進行交流和溝通。
想到這些,心情特別複雜,所以特別寫下來與讀者們分享。
謝謝Fred的編輯整理,並且發佈在吐納商業評論網站上,便於讀者搜尋和收藏。
https://tuna.mba/p/210521?